从附中走向世界
2018-05-04 15:25:57 作者 / 学记团 陈乔雨

  伴随着申请季的告一段落,上外附中2018届学长学姐均获得了长期奋斗后拼得的骄人成果。这次学记团有幸采访到了收获伦敦大学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offer的邹逸钧学长,听他分享申请季的经历心得,以及附中七年的收获感悟。

 

s.jpg

 

  时间轴合理安排 申请季淡然面对
   “申请准备确实很忙”。时间分配是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邹逸钧学长在校内功课、课外活动和大学申请多重任务施压的境遇下依然保持着有条不紊地计划、分配并脚踏实地地完成。他认为能够充分利用时间的关键在于时间规划上的“专时专用”,具体点来说,就是将课堂上的时间完全留给学习吸收校内功课,而放学回家后整段的时间再进行出国考试的学习和申请文书的写作。正因如此专注而清晰的思路,学长在申请季一路走来心态都较为平和笃定。
  他也坦言,“困难肯定是有的,首先要了解申请和评判的规则,还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不过回首来看好像又没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困难,申请季就是五味杂陈的”。

  附中人亦师亦友 附中学如切如搓
  在附中的各种经历在申请的时候给学子带来不少帮助,谈到上外这些年的经历及收获,学长同样也感概万分。
  他在附中七年的生活中从少年成长为青年,收获列数不尽,这段经历深深融入他的成长历程之中。他感叹,附中的教育所带来的收获,是知识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和与共同经历这些的优秀的人;七年一贯制的环境所带来的最大的财富,是身边一流的同学——多才多艺、天赋异禀而又同样志存高远。由此形成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氛围又成就了各自高中生活的精彩。在他的眼中,附中的教师循循善诱,精彩的课堂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课后的交流也使他结识了良师益友。他同时也提出,上外丰富的学生活动给予每个同学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去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发展自身的特质。

  由兴趣导向活动 探索中寻找自己
  申请准备过程中的中的PS(personal statement)是一大关键,于是借此,记者与学长的话题便引入了如何在人群中突显自身优势。
  当被问到参加社团到底是因为什么时,学长说:“主要由兴趣主导的选择吧,当然也会次要考虑到申请材料的组织。”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在身边较多同学起手做各种打算规划的时候,功利性都比较强——的确,现阶段的学生们是应该有这个意识,即变得突出、超前、往更深的方向靠,继而参加各种社团比赛,但情况愈发多了,又会显得普遍,再一次的,个人化又变得大众化了。
  学长告诉记者,“越是能注重自身特色,发展自身独特能力的经历越是有意义于申请,当然也有益于自身成长。在高一的时候多多探索各种社团其实是挺好的,多尝试才能发现兴趣所在,而后专注于一两个社团活动。” 虽然有些活动浅尝辄止可归因于不能面面俱到精力不够,但徘徊于许多社团都蜻蜓点水却不深入参加,显然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学长参加的社团是模拟联合国和USAD。学长告诉记者,其实本来是挺内向的人,想着挑战自己、锻炼综合素养,所以选择了模联。
  邹逸钧学长也表达了他对于模拟联合国社团活动的本质解释,他认为,模联并不单纯是展现成果的地方,也不是专门针对对国际政治格局清晰了解的人设立的,这是一个容忍度很高的社团,它主要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research对议题增进了解,通过辩论来发现自己考虑不周的地方。很多人一开始对一个议题也是完全不了解的。而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准备、组织和会场中的讨论,世界观和格局将会变得越来越具体,完整和独特。

 

  正如邹逸钧学长说的一样,申请季确实很难,但申请季又确实是人生旅途中一段别样的经历。希望附中的学子们都能如学长一样,学会合理分配好时间,不断挑战自己,享受探索自我的过程。相信这样,即时申请季再难,我们也不会在申请季结束之时有一丝遗憾。
  最后祝愿2018届所有毕业生们在将来寻找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