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之下的足迹 探索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之道——麻省理工学院Slava Gerovitch教授生涯发展讲座
2019-06-18 13:31:24 作者 / 学生发展中心

环之下的足迹探索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之道

——麻省理工学院Slava Gerovitch教授生涯发展讲座

2019年4月9日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Slava Gerovitch 教授莅临我校,给上外附中的老师、同学和家长们做了主题为“如何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助力未来升学和发展”的讲座,并分享了他作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及PRIMES高中生科研项目创办人、负责人对于高中生学术研究发展的指导建议。

在讲座伊始,Slava Gerovitch教授从MIT的校训“Mens et Manus(Mind and Hand)”开始,分享了这所以顶尖的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实力而闻名的著名学府的成就。在迄今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中,这所学院共诞生了93位诺贝尔奖得主、8位菲尔兹奖得主以及25位图灵奖得主。

谈及怎样的学生能够进入MIT学习,Slava Gerovitch教授引用了 Ben Jones 的文章《There Is No Formula》解释道:“那些被MIT录取的学生们,是不能够仅仅用分数、竞赛名次等较浅显的、可量化的成就来概括总结的。”在MIT这样一所世界顶尖级研究型综合大学中,优秀杰出的学术能力、高压环境下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在研究求索中十足的专注、坚持与热爱是作为学生所应具备的标准,也是令他们在世界英才中脱颖而出的特质。Slava Gerovitch 教授强调,人们应当抛去所谓的名校光环、高分神话,抛去毕业后优渥的起步薪资,抛去对学生在性别、国籍与专业上差异的偏见,意识到MIT也只不过是一所大学、一处研究所,聚集着来自世界的对科学领域具备天赋、对学术钻研抱有热爱、对社会发展满怀理想的年轻人。

同时,Slava Gerovitch教授也为在座的学生与家长们分享了他在MIT任教时的一些趣闻轶事。MIT的许多教授令学生们处在了一种超负荷的状态,但在这种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们也选择了用多种多样的竞技、智力游戏来缓解压力。“Study, and have fun”是MIT学生们刻苦努力而又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的最好概括。不过,Slava Gerovitch教授也直言他在MIT就读的长子的生活已经是略显疯狂的的了。他建议学生们,在一个如MIT的顶尖而高压的学习环境中,当面临着多门科目的种种繁重任务时,学会调节自身不被压力压垮是极为重要的素质。而谈及调节自身的关键,Slava Gerovitch教授说道:“去专注那些对你而言真正意义重大的学习内容,而不是只想着完成作业或是拿到A,因为它们相对于你在重要内容中所得到的收获都是次要的。”学生们需要尝试去找到、辨别并达成生活中比学习等第、名次更加重要的评判标准。

Slava Gerovitch教授于2010年,与 Pavel Etingof 教授共同创立了MIT面向高中生的数学、工程、生物学领域研究项目——PRIMES。项目研究是学生们在未来学术发展中必将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最基本的第一步。与学术竞赛相比,项目研究对学生的个人能力、综合素质有着更高要求与挑战。项目研究意味着学生们不是在短时间内去作出对一个必有定论问题的解答、满足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而是在更长时间尺度上对未知问题的不断探究、求索,对自身知识面的贪婪拓宽与更深层次的实际应用,面对着失败的实验结果所需抱有的坚定信念和随后无数次的推翻重来。但这些也正是合格学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同学们日后学术生涯的一种常态。“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与他人的沟通合作、面对挑战更加开阔的视野、个人能力与自信的提升和对科学魅力更深刻的体验却也是科研的一大乐趣与学生们的宝贵收获。”Slava Gerovitch教授如此说道。

在讲座的最后提问环节,Slava Gerovitch教授结合了自身作为俄裔在英语学习时的一些感悟以及他在取得应用数学硕士学位后研究科学哲学史的体会作答。外语学习中的多元视野与高等教育中的文理并取,这二者既是 Slava Gerovitch教授珍贵的经验分享,同时也与附中坚持多语种特色,专注于文理并举教学理念不谋而合。而更多与STEAM内容相结合的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也给附中学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撰稿:高一1班 戴诗瑄

审稿:陆    敏

摄影:李启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