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附中“拎得清”小队,见“圾”行事
2019-09-03 00:36:15 作者 / 学生发展中心

上外附中“拎得清”小队,见“圾”行事


    2019年7月初新一轮的上海市教委—上海科技馆“馆校合作”项目青少年科学诠释者活动启动。上外附中徐海歆等7位同学在陆梅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此次活动。今年的活动围绕上海人的热门话题:“垃圾分类”展开,主题为“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项目要求同学们通过社会调查等形式发现日常垃圾分类过程中的一些不方便、不合理的方面,在项目化思维的指导下,通过专家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场馆资源、专家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培训各队队员,利用创客材料及相关的编程语言搭建智能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uploads/image/2019/09/03/8f59f1811b38c09401249f72568211a3.jpg

小队成员:

前排左起:初一3班刘景雯、徐海歆、刘思晨

后排左起:初一3班柳舒文、高二5班夏雨辰、高二1班周钰森、初三3班王梓越


002.jpg

编程专家对小组作品进行技术指导


为了能够更好地诠释自己小组的工作重点,小组成员们为自己的小队起了一个富有上海特色的队名——“拎得清”,即拎着垃圾分得清;口号是“见“圾”行事”。7月9日在隆重的开幕式后“拎得清”小队分头行动。队长徐海歆负责线下调查,组员们分别对自家和相邻的普通住宅小区、高档别墅区、虹桥高新技术园区、漕河泾技术园区和虹桥地区偏僻马路等比较典型区域的垃圾箱的进行了实地考察,采访了小区居民和园区工作人员。组员们发现这样了这样一些典型问题:有些小区没有按照上海市规定的四类标准设置垃圾桶,湿垃圾桶比较脏,需要手动翻盖、破袋倒垃圾,过程复杂,容易污染垃圾桶、手和衣物;夏天湿垃圾桶内容易滋生飞虫、产生异味;垃圾桶已满或者超过24小时,区内垃圾被遗忘,没有及时处理;有一些居民环保意识低,不按规定投放,导致后续人工处理所需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上升;高新技术区内垃圾桶的设置密度分布不均,垃圾房内有专门的标签标注垃圾种类,但颜色与上海市规定的四种颜色不符;园区星巴克店内的垃圾桶分类设置做得较好,而有些便利超市内的垃圾桶只设置了干湿垃圾桶,且垃圾桶本身外观就很脏,没有及时清洁;偏僻马路上的垃圾桶标识脱落,只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分类,与上海市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夏禹辰同学整合了组内同学们设计的问卷,在线上发布了网上调查问卷,更全面、更迅速、更广泛地获取了相关数据和资料,收集了目前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和市民们对垃圾分类的一些建议。

7月14日的在项目初期交流会上,徐海歆同学做了项目线上和线下实地考察的汇报。经过专家的指导,结合科技馆提供的硬件设备和Makeblock软件要求,技术组的王梓越和周钰森同学确立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设计方向。组员们在设计中对垃圾桶进行了如下智能化改进:(1)给垃圾桶安装上超声波感应的自动开盖系统,当人走进1米的识别范围之内,盖子会自动打开,人离开后3秒后自动盖上。(2)提倡使用全降解塑料袋,这种塑料袋主要材料为淀粉,可被微生物降解,所以可直接扔入湿垃圾桶。为了推广全降解塑料袋的使用,小组成员还制作了“扔一送一”的垃圾袋赠送装置:通过安装在垃圾桶内的感应器获取到垃圾扔入的信息后,将信号传导到主板,电机便带动控制连杆吐出一个新的全降解塑料袋。(3)当垃圾桶装满,或者24小时垃圾桶仍无人处理时,桶上的红灯闪烁,报警提示环卫工人及时处理。

003.jpg

创意展品

 

由于小队发现的问题在居民小区比较普遍,所以成员把演示沙盘设计为居民小区的场景。通过利用有限的材料,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和美术特长,绘制、搭建了居住区的高楼、绿化,设计了人们来到垃圾桶前扔垃圾的场景。

7月27日的在科学诠释评选活动中,评委专家认为小组的设计能够帮助解决当前垃圾分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全降解垃圾袋等设计理念上有创新突破,最终拎得清小队荣获2019上海科技馆科学诠释者活动的“最佳创意奖”。

004.jpg

绿色账户创始人孔令韬先生为我校获奖学生颁奖


整个活动过程中,小队成员克服了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各尽所长。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为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建言献策。感谢陆梅老师在活动期间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所有的作品设计、制作和总结,感谢沈耘老师和李启翔老师在生物、化学和信息等方面提供的技术支持。大家一起努力,见“圾”行事,做“拎得清”的上海人。


撰稿:刘思晨、刘景雯、柳舒文

摄影:徐海歆

审稿:陆    梅

编辑:李启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