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实践 不一样的打开方式——上外附中初三社会实践调研项目线上启动
2020-06-16 14:30:46

  2020年4月20日中午,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初三社会实践调研项目通过在线的方式正式启动了。杨浦区少科站副站长周建军老师和辛琳华老师通过Classin平台给同学们带来了《社会实践探究活动概述》的直播讲座,从选题、前期准备、开展调查、撰写报告等方面指导学生疫情之下如何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初三直升班、国际部同步班和MYP班级的16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了此项活动。

  周建军老师首先介绍了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原因、关系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社科领域开展探究的一项活动。周老师指出学生开展调查的方向可关注学生生活、社会、时事热点、文化传承等领域,并从主题内容和方法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释。


/uploads/image/2020/06/16/4952ab79fb731be0dd91e276b814a08a.jpg

杨浦区少科站副站长周建军老师

在线指导学生如何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社会实践到底该如何选题呢?想必很多同学可能都还没有头绪。周老师提出了四条非常重要的建议:第一、客观需要,避免无病呻吟;第二、科学可行,要有可操作性;第三、创新价值,避免新鞋走老路,要有新颖的角度;第四、切口要小,避免时间来不及最后虎头蛇尾。周老师以近年来的创新大赛的项目以及2018年上外附中学生调查项目为例介绍调查一个问题至少可以从现状(问题)与对策、比较研究、成因研究、个案研究和其他关系研究五个方面进行选择。

  随后,周老师指出要迈出社会实践的第一步——文献检索。为什么要进行文献检索呢?不光是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并且找寻背景资料,也同时是掌握已有研究成果和找到可参考的研究路径与方法的好办法。在线调研可以通过线上图书馆、中国知网、著作论文查找文献资料。

  接着,辛琳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大家最关注的部分——具体的小论文格式该怎么写。辛老师以五篇范文为例介绍了不同种类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空间的“移位”与精神的“找寻”——》是一篇现象对策型的研究报告,结构清晰、条理明确;比较类型的《上海洛杉矶两地高中生志愿服务的现状比较》运用饼图、柱状图展现数据分布情况,准确直观;个案研究《社区志愿服务管理新方法的研究——殷行街道为例》深度、全方位,运用访谈法进行研究,充实了报告的内容;成因研究《关于上海街头“中国式过马路”现状及其原因的研究》紧扣社会热点,开头提出猜想,接着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观察等得出其主要原因,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汉语阅读中双字词词素位置颠倒与阅读质量的关系》是社科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提出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猜想,通过实验设计得出结论。五大类研究报告各不相同、特征鲜明。辛老师以表格形式列出五类研究报告的样文写作框架,使同学们受益颇多。

/uploads/image/2020/06/16/9fec5f7fcc1a38547fee25c74054f46d.jpg

杨浦区少科站辛琳华老师

在线指导学生如何撰写论文


  辛老师还介绍了问卷调查的发放途径。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确定调查对象乃至保证回复率等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小觑的。他建议先进行预调查,通过预调查取长补短,进而再大规模发布正式版的调查问卷。
  之后,辛老师分析了《关于音乐促进人们行为秩序的研究》、《二胎政策下不同二胎年龄差的比较研究》、《“步道+最后一公里”促进上班族健身的探究》,深度剖析了《养老现状的调查》。一系列案例的剖析极大程度的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打开了同学们的思路。
  虽然受疫情影响不能当面聆听老师的指导,但线上别开生面的讲座照样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接下来同学们将利用两周的时间进行实践调研,关注社会问题,尝试研究和解决问题,锻炼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能力,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养成基于实证的科学态度。

003.png

004.jpg

在线听讲座,同学们一样认真努力



  在此,预祝同学们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取得圆满成功!


撰稿:初三(3)班 宋韶涵  何海盈

审稿:课程发展中心

高大帅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