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上外附中,胸怀中华文化
2018-03-21 15:54:31 作者 / 张永龄

情系上外附中,胸怀中华文化

 

1992年秋天,我和其他来自全市120多名小学毕业生佼佼者一起,走进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我们在中山北一路295号度过了难忘的七年。那是印象深刻的七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哭,一起笑,也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从十多岁的孩子蜕变成宣誓成人的青年。走过花季和雨季,当骊歌响起的时候,我们在毕业典礼上相拥而别,泪中有笑,因为我们说过:SFLS 是一种血缘。

说上外附中是一种血缘一点也不错。大学毕业之后我开始了我的留学生涯,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北美,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能遇到附中的师兄师姐、学弟学妹们。他们在我的背包旅途上给过我温暖的沙发和咖啡,在世界的很多角落都给我留下过一个会心的微笑和一段美好的回忆。如果说附中的七年是impressionable years,那毕业后的岁月才是真正的formative years,如同春芽,我们的成长由附中开始;如同橡树,离开附中后,附中的精神陪伴着我们一路茁壮。

附中的精神体不仅现在校门口金光闪闪的钱其琛部长书写的“培养外语外交人才摇篮”的题字,体现在“自强、至诚、志远”的校训中,更体现在每一个课堂里和每一位老师的谆谆教导里。我在附中的时候,《飞向远方》的校歌尚在襁褓之中。但歌词里写的“胸怀全中国,飞向远方”的美好愿景和伟大理想,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

我是一个语言学习的爱好者。在附中学了七年的英语和三年的德语,这两门外语现在依然是我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跨越太平洋,我的母语成为了一门“外语”。在海外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成了我的事业之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每一段宝贵的附中经历,都是成就了今天站在国际教育、跨文化交流事业前沿的我的重要部分。

我在三个国家读了三个大学并拿了三个学位;我学习过中国历史、环境教育和政治心理学;我教过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我似乎有很多出路。But you just know when the right call is made, 对于我来说,那个正确的选择有一个全世界都很响亮的名字:孔子学院。2012年,也就是从进入附中开始算起的第二十个年头,我开始在我的另一个母校,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担任孔子学院的美方副院长。从那一天开始,我觉得在我体内一直默默厚积的附中精神,开始蓄势地薄发了。

这并非夸大其词。在明大孔院的五年多的工作和生活里,我找到了附中在我身上刻下的烙印。我的孔院工作和我的附中学习经历有很多共鸣。明尼苏达州中小学的汉语全沉浸式项目闻名全美,《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都报道过。沉浸式汉语教学是一个需要先驱精神的伟大实验,不仅是在课堂上全部用汉语授课,而且还是用汉语这个目标语来进行包括数学、科学、社会学在内的学科教学。这种内容本位语言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也许不是朝夕之间就能被接受的,但是对于我来说,沉浸式的教学不仅不陌生,而且是稔熟而亲切的。从进入上外附中初中预备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小班教学的外语课上,我就没听到过一句中文,我的同学们在课余还孜孜不倦地用英语交流,在附中,这显得很普遍。我高一参加了一个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的物理课外兴趣班,兴许就是中国最早的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的尝试呢!

语言架起心灵的桥梁,文化让我们的灵魂能进行深入的沟通。要教好语言,文化要同步。在明大孔院的五年,我每年夏天都主持一项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名为“星谈”中文教师暑期培训项目。我们的星谈项目关注文化,每年培训20名来自美国各地的中文老师,培训主题为“地道汉语文化教学与评估”(Teaching and Assessing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Authentically)。在暑期培训的两个星期中,我的教学团队和中文教师们一起切磋,共同探讨如何把中文课堂设计得更加生动活泼、如何把中华文化的精粹更自然地融入汉语课堂,如何启发美国学生们更深入地去了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我的每一个“顿悟”的瞬间,都有一个上外附中的美好回忆。我们说外语教学要用真实语料,上外附中率先使用了英国语言教学专家Louis George Alexander 的Look,Listen and Learn 教材。相信每一个附中的校友都会对于这个3L倍感亲切,都会记得Clark 家的Sandy 和 Sue。我们说语言教学一定要辅以对于那些国家的文化介绍,虽然离开附中那么多年,但我还是能马上哼唱起当年学过的“We Shall Overcome”和“On Top Of the Old Smokey”这类在美国脍炙人口的歌曲。

文化教学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那有什么能比得上附中的传统项目外语活动周(现更名为国际文化周)短剧汇演、歌舞大赛、知识竞赛、英语之星、以及我在校时候还未蔚然成风的口译风采大赛,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一个舞台,让师生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谁又想到我这个毫无音乐天赋的学生也会鼓起勇气参加英语歌曲比赛呢?虽然那次歌唱比赛是场滑铁卢,但我从此无惧话筒,直到现在,还能带着一群美国高中生,一起欢唱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在外语活动周中,我并不是最耀眼的那个;由此我们可以想像,每一年在那个群星璀璨的下午,在SFLS的舞台上有多少个演说家、歌唱家、文曲星、翻译家了。

说到翻译,那不仅是我最大的业余爱好,还是我在孔子学院工作中最得力的工具。附中的每一个外语老师都在语言的发展上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尤其是高中教我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齐伟钧教授。还有我们的最有激情的历史老师吕锡哉。他那热情昂扬的I shall die, I will die fighting for this cause,每一个附中的毕业生都不会忘怀。每年孔子学院的年报翻译工作都是我负责的,带着一群研究生一起翻译,然后再逐字逐句推敲,力求做到最好。我也时常在明尼苏达大学的活动中客串翻译工作,包括给纪录片导演赵亮、书法家魏晋、画家熊岱平当翻译,协助他们给美国的观众讲好他们的中国文化故事。但我从未想到,有一天我可以站在能容纳800人,为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总领事、前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先生当翻译。

那是2016年10月8日,我职业生涯的一个亮点。在第四届明尼苏达州汉语水平考试颁奖典礼上,为了凸显明州学生的汉语水平,五位学生代表在台上和外交家用中文侃侃而谈。学生们的问题从中国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到跨太平洋协议,涉猎甚广。外交天团的睿智和声音担当洪磊先生在台上字字珠玑,而我的任务是要把那磁性的声音所表达的,用英文传达给台下坐着的那几百个不谙中文的学生家长。我从未如此紧张过,也从未如此兴奋过。活动结束过,这个让全国人民称道的职业外交家为我竖起了大拇指,让我从未如此自豪过。也许我不会成为一名职业外交家,但毫无疑问,我是一个文化的使者,我做到了“胸怀全中国,飞向远方。”

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的人, 我深知,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文化根基在哪里,那再优雅华丽的外语也是徒然。还记得1992年入学的第一天,阶梯教室里有一个大大的用毛笔写的“魂”字。当时并不知晓这个“魂”字的含义。后来慢慢明白了,其中一个涵义是每年春季学期的民族魂活动。民族魂活动周和秋季的外语活动周遥相呼应,突出每一个附中学子对祖国文化渊源的展现。上外附中学生的外语水平人尽皆知,但其实民族魂活动对于学生一样意义深远。它如春风化雨般,把中华文化的底蕴早早地就刻在了每一个学子的心里;促使每一个远行的学子,都深深明白自己的根在那遥远的东方,自己是龙的传人。想起来,在90年代初,高考指挥棒下,哪怕是在教育界全国领先的上海,课外活动并不是一种常态。但是在附中的那七年中,尽管有繁重的学业,我们也从未失去过课外活动的乐趣。“四大名著”是我们的必读书目,读完之后可以读英文版,学生们也被鼓励去读英语世界名著的原版。在我们的寄宿生活中,从来就没有少过“闲书”。这恐怕是同龄人无法想像的吧。就我自己而言,附中的回忆,除了七年收获满满的知识和友谊,还有各种社团活动:《红秋千》校报、“青青草”文学社、辩论队、英文演讲比赛。那些活动,不仅陪伴了我的个人成长,还给了我一个永远可以回归的精神家园。

时光荏苒,离开附中即将20年,但附中于我的培育之恩,永生难忘。我兜兜转转了好多地方,来到了美国东海岸的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我有两个说着中文、英文和上海话的混血宝贝,我依然做着我热爱的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工作;作为一家新建的孔子学院的美方院长,我将自豪地打造夏洛特特色的中国语言文化项目,树立起一个更好的孔子学院品牌。这一切,只因有你--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作者:张永龄

1992年入学2班

1999届高三文科3班

现任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

孔子学院院长和外语系兼职教授

 

照片说明:

张永龄与芝加哥总领事馆洪磊总领事、明尼苏达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惠天罡博士,

摄于2016年10月8日。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