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那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记2023年上外附中高三文化行走
2023-10-16 11:44:45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国情、民情,充分感受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根落地,增强以自我所长志愿服务乡村社会的自觉,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2023年6月13日至19日,学生发展中心联合高三年级组带领12名高三优秀学生前往四川省凉山州展开乡村调研与志愿教学活动。

001.jpg


乡村支教播向外探索之种

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陆敏、高三年级组长姚峻以及班主任郑凌霄带领同学们先后在复兴镇阳光幼儿园与宏模镇优胜小学展开教学活动,将知识与快乐带给大凉山的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课堂里,同学们教孩子们唱字母歌,用英语玩游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孩子们种下了英语学习的种子。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同学们考虑到彝族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且内心敏感的特点,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关注对孩子们的价值引导,通过讲英语故事等活动带领他们游历世界、探索世界

002.jpg
003.jpg
004.jpg
005.jpg

这一段特殊的教学经历,让大家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迁移的能力,还有对教育工作的深刻体会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知。乡村支教也让大家明白,乡村教育振兴来自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都接过接力棒,才能帮助孩子们心中的种子开花结果,让他们茁壮成长。

乡村调研探产业振兴之路

为了了解凉山州冕宁县的农业产业情况,同学们实地考察了大葱、水稻和益母草种植地,在烈日当空下到葡萄大棚里进行了劳动体验,也走访了冕宁县最大也是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庄园。


同学们通过与农民访谈,了解到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与问题,发现油橄榄和葡萄两种作物的种植绝非定期播种和收割这么简单。从品种的交叉培育到幼苗的精准滴灌,都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现代科技的支撑。这些农业特有的技术让大家回忆起地理课上的知识,真正做到了实践与知识的结合。


油橄榄庄园背后的故事也让同学们为之动容。林书任博士从北大毕业后,追随父亲林春福先生的脚步来到冕宁,种下了第一批油橄榄树。这对台湾父子克服了语言不通、土地流转、种植技术等问题,在坚持中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十一年间,他们将油橄榄种植从600亩发展到2.5万亩,令当地9800多户农户人均收入增加了3倍以上,生产的橄榄油质量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拼1.png
图片
图片

在乡村文化和人才振兴上面,他们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发起并组织公益力量,开展乡村支教助学活动。一颗颗饱满的油橄榄是精准扶贫的成果见证,更是无数个精准扶贫成功事迹的缩影。短短几天的相处,同学们感受到村民们对父子俩的尊重与感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可与支持,也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


实地家访送温暖关切之情

在一位83岁的彝族老人家中,同学们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孩子们纯真的脸庞和老人和蔼的笑容,也深深地烙印在大家的心里。


同学们在走访中获益良多,不仅联络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又了解了当地的教育状况、文化风俗等。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问及是否愿意支持孩子的学业时,父母们的回答都是坚定的。正如途中所见一横幅写道:“贫穷不读书,穷根难断。”这样的信念已在当地人心中扎根,这里的孩子心中也都充满着对学习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在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些希望和向往将汇聚成他们眼中的点点星光,照耀着他们的未来,也照耀着同学们的使命担当之路。

拼2.jpg

在活动的结营仪式上,杜校长和活动支持方宏模镇优胜社区肖鹏副书记、蔚蓝国际CEO曹书野、冕宁元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林书任博士以及师生一起进行了总结和交流。大家都为此次活动能走向乡村田野,考察社会,播种知识,发展大爱而感到欣喜。正如杜校长所说,我们今天或许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虽然微小,但充满了生机。“爱国关天下”,附中学子在开拓国际化视野的同时更要能够积极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务祖国发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高三文化行走活动为附中学子提供了乡村教育扶持和国情民风考察的机会,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家国责任,也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供稿 | 邵子衿 何佳昕

责编 | 王静

编审 | 陆敏